李恪微微一笑:“这是自然,如果不相信将军的为人,在下只需躲着便好,反正将军又不会在大王城常驻,何需出来冒险。”

        有李恪这么一掺和,之前乙支川与朱泉礼的矛盾立刻缓和了些。

        倒不是乙支川退让了,而是老朱同志觉得心虚,二话不说直接从仓库里调拨出足够五万大军半年的粮食,送瘟神一样把乙支川和李恪送了出支。

        乙支川也没多想,他现在一门心思都在如何坚壁清野方面,在得知李恪出身弘农杨氏之后,更加放心的与他讨论起来。

        因为杨广的关系,弘农杨氏几本已经被当年造反的那些人给杀光了,尤其是李渊称帝之后,弘农杨氏死的亡的亡,剩下的都对大唐朝廷恨之入骨,帮助高句丽抵御唐军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三日后,队伍再次出发,为了表示对李恪的信任,乙支川并没动他的五百黑骑,哪怕五百黑骑一看就精锐无比。

        但是在五万大军之中再精锐又能如何,以一当十可以,难道还能以一当百?

        至于这五百人的来历,乙支川自动脑补成了弘农杨氏养的私军,毕竟家族里出过皇帝,养五百私军多正常点事。

        反倒是五百黑骑时不时的感叹世界真奇妙,前段时间他们还被高句丽大军撵兔子一样撵的满世界乱窜,转眼又成一伙的了。

        有人在行军时趁着四下里没有外人,小声嘀咕:“欸,你说殿下这是要干什么?该不会是投降高句丽了吧,看方向咱们这可是要去卢龙。”

        边上同伴立刻反驳:“放心吧,你投降了殿下也不可能投降。依我看啊,殿下此举应该是兵法中的金蝉脱壳,先神不知鬼不觉的跟着高句丽人回去卢龙,等到时机成熟,趁高句丽人不备,咱们一起护着殿下打开城门杀将出去,风风光光的回长安。”

        “你可拉倒吧,没读过书就别乱用典故,什么金蝉脱壳,这分明就是明修贱道、暗度陈仓的法子,先用计迷惑住敌人,趁其不备内部开花,直接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