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东赞,本王记得似乎就在前些日子已经告诉过你,大唐绝对不会与番邦和亲,并记你打消这个念头,对吧?”

        “蜀王殿下的确说过这样的话,但本相认为,和亲更加有利于两国邦交、互通有无,最重要的是和亲能够为什么带来长久的和平。”

        书房中,禄东赞侃侃而谈,直抒己见,毫不担心李恪会一怒之下让人把他砍成十八块,与和亲所能带来的利益相比,他的命根本不算什么。

        李恪叹了口气,前院宴会还在继续,书房中隐约还能听到某些无良纨绔得意的喧哗,谁又能想到这歌舞升平的背后,会酝酿着一场战争。

        “禄东赞,本王是否可以认为你这是在威胁?你觉得吐蕃真有能力与大唐一战么?”

        “不打过怎么知道呢?吐蕃地处高原,占有地利,吐蕃勇士也都是身经百战之辈,我主松赞干布又有雄才大略,如此又占了人和。如此天时,地利,人和,我吐蕃已占其二,与大唐一战又有何不可?”

        禄东赞抿了一口茶水,气定神闲,李恪能够看出来他是真的相信吐蕃能够与大唐一战,而且能战而胜之。

        只是,自己要怎么跟他解释当战场条件有所改变的情况下,战争的胜负并不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呢?

        吐蕃地处高原是不假,可大唐未必就真的攻不上去,就算大唐攻不上去,还有其它国家可以。

        除此之外,武器同样是战争的必要因素,别说那些所谓的吐蕃勇士现在只有简陋的武器,就算他们人人拥有铁制的武器,与火药相比依旧一无是处。

        李恪不知道经过这么长时间老头子到底存了多少火药,又有多少火药被分配到了各地的军中,但如此利器想必不会太少就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