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这项技术,并不属于托德的主修专业,而是他在前世大学中,选择的兴趣选修课上掌握的技能。当初他选择那门课,自然也不是为了学习,完全就是冲着选修课的靓丽女老师。没想到穿越至异世界,这门手艺却派上了大用场。

        当一切材料就绪,正式开始『月季嫁接』之前,托德首先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一是消毒。用75%酒精给小刀和手掌消毒,在通风处用甲醛溶液给木夹和捆线消毒。

        二是选择『接穗』,尽量选择无病虫害、无根瘤,一年或不到一年的月季枝芽。

        三是处理砧木。将野蔷薇的枝叶和茎干上部砍去,留存根部及茎干下部分,截口为光滑的横截面。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嫁接工作了。

        托德先用小刀在砧木距土壤6厘米处横切一刀,约8毫米宽,其深度刚好穿透树皮,到达树干;再于横切口中部下竖直切一刀,约2厘米长。使得野蔷薇的树皮上,留下一个T字形的切口。

        接着在月季花中挑选合适的穗条,去叶片留叶柄,选择一个充实饱满的接芽,用小刀在树枝上斜着切出一个切口。

        最后,用刀挑开砧木T字形切口的皮层,将月季接芽小心的插入切口内。放妥后立即用木夹固定,并用捆绳绑缚。

        重复以上流程,根据砧木的存活性和生命力,最多可插上十数根月季接穗。月季可以多选择一些颜色和样式,以增强美感和造型。

        月季嫁接进行到了这里,等于成功了一半。托德向着身边的农户们,不停介绍着每个环节的注意之处。

        而接下来,就轮到如何培育和维护嫁接成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