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学,事奉魏国相国公叔座当中庶子。公叔座知道他有才干,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进荐,适遇公叔座病重。

        一日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

        公叔座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

        魏王沉默不语,没有明确的拒绝可也没有答应,等到他要走的时候,公叔座屏退旁人说道:“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魏王一口应承了下来周才离去。

        等送走了魏王,公叔座召见商鞅告诉他道:“今日大王询问可以担任相国的人选,我说了你,看大王的表情不赞成我的意见。我理应先国君后臣子,便对大王说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该杀掉他。大王应承了我。你可以赶紧离开了,不然恐怕有杀身之祸。”

        商鞅不在意的说道说:“大王他既然不采纳您的话任用我,又怎么能采纳您的话杀我呢?”结果设有离去。

        魏惠王离开公叔座後,便对身边的人说:“公叔座病得很重,令人悲伤啊!他想让我把国政交付给公孙鞅,岂不荒唐呀!”

        公叔座已死,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国中下令寻求贤才,准备重建秦缪公的霸业,东方要收复被魏国侵占的土地,于是就西行进入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孝公。

        秦孝公立即会见卫鞅,交谈政事很长时间,孝公常常打瞌睡,没有听。谈完后孝公对景监发脾气说:“你的那位来客只不过是个无知狂妄之徒罢了,哪配任用呢!”

        景监因此便去责备卫鞅。

        卫鞅说:“我用五帝之道劝说孝公,他的心思不加理会呀。”

        五日之后,卫鞅又要求孝公接见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