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耀良和应安妮的婚礼直到数十年后还被当地人津津乐道。

        应安妮海外华侨的身份再加司特公司合资企业的缘故,使得婚礼当天地方上的领导都不请自来,当见到一张经常在地方报纸出现的面孔来到孙家道贺的时候,孙耀良的父母和姐姐都惊呆了。

        不过孙家毕竟是大户人家出身,惊愕过后也就是释然了。

        领导能来肯定不是因为老孙家有多大的面子,关键在于亲家那边,来者是客,该怎么接待就怎么接待呗。几位领导也平易近人,笑呵呵地拱手给孙家道喜,大大方方地进了宅子坐下喝茶嗑瓜子拉着家常。

        婚礼用了好几辆车,现在可没地方去租车,普通人用车无非就是借,这个借也不是问个人而是问单位。

        现在的婚礼通常是很简朴的,男方骑着一辆二八大杠去女方家迎亲就很有面子了,新娘子开开心心地坐在扎着大红花的自行车后座上。后面跟着同样骑自行车的亲朋好友们,浩浩荡荡地一路前行……。

        奢侈一点的,就是把自行车换成三轮车板车,这样坐起来新娘子更舒服些。当然有关系有条件的可以用汽车,汽车也是五花八门,有坐卡车的,有坐212吉普车的,甚至还有在公交上班的小两口直接从单位里借了一辆公交车的。

        如果小两口在医院上班就有些为难了,总不能借医院的救护车吧?这开出去实在是不吉利,不知道的还以为出啥事了呢。而且能借到车的只是少数,大部分普通人结婚依旧是自行车三轮车作为主力。

        长安比不上燕京沪海这样的大城市,经济条件没那么好,民间婚礼直到现在还有用马车骡车驴车这些的,至于用轿子抬,这固然是传统,可前些年这些封建糟粕早就给灭了,眼下社会风气虽然逐步开放,也没人再说这玩意的坏话,可要想在如此大的长安找出一顶婚嫁轿来却难上加难。

        孙耀良和应安妮的婚车是从宾馆借的,作为长安乃至西北最好的涉外宾馆,自然是有这样的服务的。

        而且应家是海外华侨,司特公司也是国内第一批合资企业,别说宾馆这边已经接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指示,哪怕就没指示,按照政策也是要给予便利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