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有三个核心部门,分别是生产、销售和财务。

        生产暂且不说,相比后两者目前司特公司的生产方面还是让宋援朝满意的,可在销售和财务方面,却有些不尽人意了。

        倒不是他们的工作做的不好,从实际成绩来看还是不错,可在宋援朝认为却有许多不足。

        当然,这也不能怪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因为目前市场现状和许多政策的原因,使得有些工作展开有相当的难度,比如销售公司就是这样,孙耀良不是没看到这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很难达到宋援朝的要求,尤其是面对销售和市场迅速扩张之下,忽略了其他方面也是情有可原。

        至于财务这一块就更不用说了,司特公司的财务部从最初成立到现在都是在原基础上形成的,财务部无论从财务经理到下面的普通会计、出纳这些职位,基本都是从原本的国企财务转变过来的。

        如果单单以做账的水平和能力来说,这些人还是胜任的,但从一家大型公司的总部财务角度来看,他们在工作中并没有“大财务”的概念,只是各自负责一摊,把账做好,不出差错而已。

        这样的财务部并不符合宋援朝的要求,宋援朝需要的不是一个仅仅能做好账能做账的财务,他要的是一个能够从财务角度体现企业管理价值,做到从财务角度上协助企业管理,进行数据分析并及时提出问题的财务部。

        说句实话,当宋援朝看到报表里的数据时心里是有些恼火的,可当听完孙耀良的解释,同时对方诚恳地承认了错误后,宋援朝冒起来的火渐渐压了下去。

        孙耀良有错,但这个错很大问题并不在于他,而在于当初制定这个经销商分级制度不完善和忽略了目前计划和市场并行的现实情况。

        此外财务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司特公司虽然是合资企业,可它这个合资企业有着不同,说白了是有部分先天不足的。

        应安妮是司特公司的大股东,名义上的老板,但在当初推动合资的时候,应安妮手上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团队,除了露丝外,应安妮所注册的公司其实就是一个空壳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