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元当即把自己的想法大致说了说,宋援朝听完后一脸的诧异,上下打量了郑国元半天。

        “我说宋董,我又不是大闺女,怎么用这个眼神看我?”被一个男人这样盯着,郑国元全身不自在。

        “老郑啊老郑,没想到你这样浓眉大眼的家伙也会用这种招?”宋援朝忍不住说了一句。

        “呵呵,不管什么招,能好用就得了,宋董,你觉得我这个办法怎么样?”

        郑国元摸摸脑袋笑了起来,随后追问了一句。

        “老郑,你是怎么想到这办法的?”见郑国元的烟快抽完了,宋援朝继续递了一支过去。

        接过烟,就着还没燃尽的烟屁股直接点上,郑国元把剩下的烟头往烟缸里一丢,夹着新烟边抽边道:“其实这个想法很早就有了,当初在泉林厂的时候我就琢磨过。”

        “那为什么没用?”

        “没机会啊!”郑国元无奈摊开双手:“泉林厂是什么规模你也知道,就是一个集体的小厂子。虽然这两年变化很大,可底子太薄。本来我的计划是先稳固发展两年,等有了基础再学着司特搞软包装或者直接上马易拉罐的,不瞒你,整个规划我都做好了,可谁想计划没有变化快,现在连泉林厂都……。”

        说到这,郑国元摇头叹了口气,虽然他现在已经不再是泉林厂的厂长,可对于这家自己呆了多年的厂子还是有很深感情的。

        泉林厂正如郑国元说的那样,只是一家小集体厂,在金陵饮料企业中无论规模、产量和名气都是排在第三梯队的。

        可是就这么一家小厂,在郑国元的努力下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得到了飞速发展,仅仅不到三年的时间厂子就脱颖而出。能够有这样的成就,和郑国元是分不开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