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好脾气的齐王止住怒火,语气凉凉反问:“既然探花郎有高见,那便为本王讲讲为人子女要如何为父母分忧尽孝。”又状似叹气解释:“父皇恩宠于吾,除了尽心尽力为父皇做事,吾不知还能做些什么以尽为人子的责任。”

        贾琮清了清嗓子,庄重说道:“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殿下有这份孝心难能可贵,每日晨昏定省是孝,侍奉父母用膳也是孝。孝心无大小。然殿下、陛下与上皇既为天家,便有所不同。殿下是王爷,自然要遵循立法,是以身居高位而不骄傲,生活节俭、慎行法度,守好自己的德行,这便是对上皇最大的孝顺。”

        “朝中大小政事,有各位大人执行,由陛下决策。殿下于此可有可无,莫不如潜心向善、修身养性。”

        贾琮语气诚恳:“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殿下身为皇室子弟,这份觉悟自然要于常人。”

        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仿佛又想到什么,贾琮继续补充:“儒家讲‘以孝治天下’。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侍奉父母是孝道,效力于国君也是孝道。殿下与陛下虽是兄弟,也是君臣,自然不要忘记身为臣子的本分,效忠于天子。兄弟和睦,上皇自然高兴,这也是对他的孝顺。”

        不要说齐王,上面坐着的皇帝都被这番话惊到了,没想到这位小进士这么敢说,有理有据,把齐王堵得哑口无言,气得发抖。

        感觉效果不够狠,贾琮又正义凛然地给出最后一击:“当然并非所有的孝顺都是正确的,不管父亲的命令是否合宜,一味听从就会陷其于不义。倘若遇见不应当之事,身为人子不可不向父亲婉言谏诤。不过某想上皇英明神武,断然不会犯这样错误。但殿下也不可轻心,身为人子还需时时警醒。毕竟,您是皇子,与我等平民不可一般比较。”

        下面的重臣都纷纷倒吸一口凉气,对这位新科探花报以同情,之前在纸上骂骂也就算了,今天当面嘲讽,这位探花算是把齐王得罪个彻底,还未入朝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劲敌。

        齐王面无表情,窝了一肚子火。待贾琮说完,冲他扯出一个虚伪的笑。起身和皇帝回话:“臣弟今日听君一席话受益匪浅,这就听贾探花的回去自省,先和皇兄先告辞。”不待皇帝回答,甩了袖子就起身离开。

        齐王一身戾气,边走边思考要怎么打压贾琮,趁他还未站稳脚跟,把他拉下去。小小一个探花敢跟他斗,不知天高地厚!他今日就不应该找这人的麻烦,自取其辱,真是自取其辱!不对,他今日就不应该来这宴会,因为他看见贾琮就会生气,忍不住不找他麻烦。

        皇帝没理会齐王,齐王平日里一不如意就甩袖子离开,他都已经习惯了。反而是和颜悦色地和贾琮说话,先考校功课,又简单问政,见贾琮对答如流,态度不卑不亢,颇有急智。到后来皇帝看贾琮像看稀世珍宝一样,这真是老天爷送给他的礼物,专门克齐王不说,天生就是当官的好苗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